當你開始寫作時,是否經常煩惱要將多少關鍵字放在文章中?又或者對於關鍵字出現的次數不知道要如何拿捏?
關鍵字密度如果太高,可能會有作弊的嫌疑,進而遭到搜尋引擎懲罰;太低則會因為內容與關鍵字間沒有太大的關聯,導致使用者在搜尋相關字詞時,查詢不到或排名不佳。
因此,在本篇文章中我會就官方針對此一問題所釋出的影片進行分析,推敲出可行的做法與結論。
什麼是關鍵字密度?
關鍵字密度 (Keyword Density) 又稱為關鍵字頻率 (Keyword Frequency),是指目標關鍵字出現的次數與總字數的比值。
在網頁總字數固定的情況下,關鍵字出現的次數越多,關鍵字的密度就越大;非關鍵字出現的次數越多,關鍵字的密度就越小。
如何計算關鍵字密度?
計算關鍵字密度的方法很簡單,只要先算出目標關鍵字出現的次數,接著再算出內容的總字數,最後將兩者相除然後乘以 100% 即可,公式如下:
關鍵字密度=(關鍵字出現次數/內容總字數)x100%
舉例來說,你有一篇文章的總字數是 100 個字,其中目標關鍵字出現了 3 次,那麼關鍵字密度就是 3%。
理想的關鍵字密度應該要多少?
影片中有人問 Matt Cutts 關鍵字密度應該要多少最理想?0.7%、7% 還是 77% 或者是其他數字?Matt Cutts 回答順其自然即可。
接下來,讓我們來看一下非 Google 官方建議的關鍵字密度是多少:
Yoast SEO 建議的關鍵字密度為 0.5% – 3%。換句話說,平均每 100 個字目標關鍵字要出現 0.5 – 3 次。

RankMath 建議的關鍵字密度為 1% – 1.5%。換句話說,平均每 100 個字目標關鍵字要出現 1 – 1.5 次。

至於關鍵字密度應該要多少才理想,我個人建議控制在 1% 至 3% 之間。當然,這只是一個參考,重要的是你要不斷地測試與調整,以找出最佳區間。
結論
網站的內容應該要為讀者而寫,而非搜尋引擎,濫填關鍵字不僅會讓使用者難以閱讀,也會違反 Google 品質指南,進而使 SEO 排名下降。因此,請確保你的內容自然呈現,不要刻意堆砌關鍵字即可。